2005年圣诞夜,张继聪跟同时期出道的三个唱作人好友,正在为一周后即将举行的年度颁奖礼紧张地排练表演环节。排练至深夜,大家都肚子饿,便一起上街吃夜宵。那晚的尖沙咀街头满是庆祝节日的人潮,四个出道不久的乐坛新人,一边为即将到来的“大场面”担惊受怕,一边站在热闹的街头吃着鱼蛋。张继聪还记得,四个人当中,方大同不吃肉,他只吃些豆腐、素菜,“好像跟其他三个人格格不入”。
那场颁奖礼过后,四个好友因为各自出色的唱作能力,被外界冠以“香港乐坛唱作四小强”的名号。也因为共同经历了一场重要演出的考验,四人的友谊在此后变得更加紧密。20年过去,回忆起“唱作四小强”,尖沙咀吃宵夜的这一晚仍是张继聪的珍贵回忆。
在“唱作四小强”的风光之后,张继聪曾有数年陷落事业低潮,而后通过拍摄电视剧成功翻身“入屋”。在过去十多年里,张继聪的演员身份更为人熟知,他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喜剧角色,近年更独挑大梁,担任严肃题材电影的男主角并入围金像奖,是当前香港电影不可忽略的名字。
但张继聪并不止步于此。他仍在为自己和其他歌手写歌,今年更首度来到内地展开个人巡演,回到出道最初的唱作人身份。巡演主题命名为Keep Rolling,在南都娱乐的专访中,张继聪说,人生就像拍电影,导演未喊cut,就要“继续滚动”。
1
玩音乐,永远觉得自己是新人
张继聪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演艺天赋,小时候被父母带去参加电台小演员招募,一举被录取,5岁起就开始拍摄电视剧和广告。中学毕业后,他报考香港演艺学院,学习戏剧表演,成为演员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。
“我喜欢听歌,但从小到大都没有学过音乐。我进演艺学院读书,也只是想成为演员。”在演艺学院,表演课程要求学习唱歌,张继聪跟老师就像“互相放弃对方”,“我跟老师说,你不用管我啦,你教其他人吧,我随便唱。”
然而,命运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向。因为学习吉他和一次失恋,张继聪突然打开了音乐才能的开关。“学习吉他几个月后,尝试就着和弦唱出了旋律,发现创作其实不是很难。再加上那时失恋,很多情感需要宣泄,就试试写歌词,就这样写出了一首歌。”
张继聪先是拿给同学听,反响不错。他又跑去酒廊应征兼职歌手,在客人吃饭的时候弹唱当下的流行歌,然后“趁他们不注意”,偷偷“夹带”表演自己写的歌,如此唱了数年。
他20岁才真正开始接触音乐,25岁便以唱作人身份正式出道。从《生命之花》《日薄西山》《离人泪》等代表作,到写给其他歌手的作品——陈奕迅《防不胜防》、郑秀文《Try Again》、王菀之《手》等,张继聪以唱作才华在乐坛声名鹊起。
听到“唱作才华”的形容,张继聪却谦虚地笑说,他知道自己能唱作,至于“有没有才华”这件事,他直到现在都还在发现中。“在演戏上我是更有自信的,因为我从小接触,又学习表演,尤其是这十年,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拍戏。但玩音乐,我好像永远觉得自己是新人。”
全职音乐人时期,张继聪要帮很多歌手写歌,也要写自己的歌,有时会写到厌烦,也经历过不知道怎么写的阶段,“变成只用脑子写歌,而不是用心写歌”。
如今他心态转变,将玩音乐视作玩游戏,不断发现和探索新事物成为他的动力。近年他写歌,源于发现“新的写歌软件很先进很好玩”;他重新跟声乐老师学习唱歌,是因为近年有很多新的唱歌方法出现;现在为演唱会练歌,他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发现自己有些位置做不到,进而通过请教老师而累积经验。他用玩游戏的心态,享受面对困难并一一克服它们的过程。
张继聪发现,这样的心态跟自己新人时期有很大的区别。“刚入行时会战战兢兢,有很多恐惧,会有很多人跟你说游戏要怎样玩才叫作成功,会被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。”如今的张继聪,更像是回到了20岁刚接触音乐时的状态,坐在学校的后楼梯弹吉他,唱自己写的歌给一两个同学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