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巴巴娱乐

聚焦护老院虐待事件的《白日之下》上映

2025-07-30
继上周聚焦护老院虐待事件的《白日之下》上映后,由尔冬升监制、展现青少年抑郁问题的热门香港文艺片《年少日记》,于 4 月 19 日(本周五)在内地公映。
这部电影可能是今年最 “好哭” 的院线片,目前豆瓣评分高达 8.6。无论是去年在香港公映、上海电影节展映时,还是上周末的小规模点映中,都有大批观众在影院为其啜泣,情难自已。
若说《白日之下》像锐利的镭射眼,揭露弱势群体被隐没的糟糕生存状态,肃穆沉重且带有客观抽离的 “外部审视” 感,那《年少日记》就如同片中的孩童日记,以沉浸代入的笔触,将未成年人因家庭压力造成的抑郁状态,用最私密、贴近的方式呈现,每个小时候曾觉得 “人生好难” 的成年人,都会感同身受,如被钝刀割肉般难以客观对待。正如海报上所言:“致没有被爱过的你”,在影院啜泣的成年人们,都想起了少年时怀疑自己 “有没有被爱过” 的瞬间。
《年少日记》以中学班级里的一封匿名遗书开篇,班主任郑老师(卢镇业 饰)决心找出作者,阻止学生可能的轻生行为。在此过程中,他不仅了解到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情况,自己童年时家庭中的压抑记忆也涌上心头。
一本日记连接两个时空,展现了两代未成年人共通的少年疼痛:不良同学的霸凌、野蛮粗暴的体罚、充满羞辱的言语打压…… 经历过这些创伤的中国孩子不在少数。当观众以电影主线人物 —— 童年郑有杰稚嫩的眼光观察周遭,那种千斤重担在身的窒息感让人喘不过气。作为 “天才弟弟” 有俊的 “傻哥哥”,他努力读书、弹钢琴,希望赢得爱,摆脱父亲的暴力,让母亲不再对自己厌倦敷衍,却反复失败,被碾成尘埃。
他可爱又脆弱,真诚爱着弟弟,会沉溺于少年漫画,为漫画家轻生而悲伤困惑,也展现出孩子般的坚韧,从轻生边缘撤回,立志成为聪明健康的大人。但当他留下 “如果我不存在了,爸爸妈妈和弟弟就能成为幸福的一家三口” 这样的遗言时,我们看到最美好的事物被最残忍地毁灭。
并非所有观众都因在有杰身上看到自己的遭遇而哭泣。即便在健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在社会化过程中、成绩至上的压力下、意识到 “世界不围绕自己转” 时,也会感到压抑迷茫。
成年后回顾,人们会发现未成年时的坎未必比长大后的挫折难跨,甚至有些是小事。但我们不能用成人标准苛求孩子幼嫩心灵的承压能力。
无数日常不良情绪累积,可能导致 “抑郁症” 这一严重结果。而无论社会偏见还是个体认知不足,都难在 “轻生”“自残” 等惨剧发生前给予足够重视。就像片中的有杰,曾主动向母亲求助希望去看精神科医生,母亲却以 “精神科是治疗精神病的,疯子才会去看” 回应,这或许掐灭了黑暗中唯一的火苗。

最新文章

吕小雨、赵弈钦主演的《风月变》

未分类

 

阅读15190

胡冰卿、翟子路主演的《锦囊妙录》

影视

 

阅读14864

21 岁时凭借《下一站是幸福》

电影

 

阅读13150

檀健次、李兰迪主演的《滤镜》

明星

 

阅读13666

古装历史轻喜剧《神医喜来乐》

电视剧

 

阅读17676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