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巴巴娱乐

《白日之下》的改编以 “康桥护老院” 事件为骨架

2025-07-30
两天后,《白日之下》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斩获最佳女主角(余香凝)、最佳男配角(姜大卫)、最佳女配角(梁雍婷)三项大奖。同时,林保怡凭借对反面人物 “恶入骨髓” 的精彩演绎提名最佳男主角,却遗憾不敌《金手指》中的梁朝伟,这一结果再次引发舆论对金像奖 “顽固守旧” 的批评,使影片收获了不低的话题度。
尽管未能包揽四项表演奖,但《白日之下》凭借剖析社会问题的勇气和力道,以及娴熟的新闻类型电影拍法,赢得了各界的尊重与赞赏,被视为香港 “新社会派” 和 “新新现实主义” 电影的优秀代表。
影片改编自真实社会新闻。2015 年,“康桥护老院” 被曝老年院友遭脱光衣服在天台露天冲凉,引发全港对该院的深入调查,进而发现可能存在更多虐待、性侵、非正常死亡等事件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社会福利署曾多次接到投诉并巡查,却从未检控,这引发了各界对香港安养体制的激烈批评。虽 “康桥护老院” 部分楼层被 “摘牌”,但多次被控性侵青年女院友的院长张健华,接连被判定无罪和撤诉,直至 2019 年才因三十年前性侵视障幼女的老案被判入狱五年半,正义来得极为迟缓。
《白日之下》的改编以 “康桥护老院” 事件为骨架,还融入了另一所残疾院舍 “国宝之家” 的情况,片中主要人物和桥段大多与现实准确对应,还原度极高。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改编,是将现实中记者遇见的智障老人,调整为装疯卖傻、实则心如明镜的院友 “老顽童” 通伯(姜大卫 饰)。
年轻时以鬼马、狷狂浪子形象闻名的姜大卫,此次饰演一位在院舍受苛待却只能装傻的犬儒老人。他洞明世事却人生失败,深知在院舍虽苦却好过露宿街头。平日躲麻烦、求清静的他,在强奸控诉受挫时,献出手机中的录像匡扶正义,尽显侠客风范。“通伯” 这一角色,既是被遗弃老年人冷眼看社会的代表,丰富了院舍内部视角,又彰显了朴素正义感,为影片增添了清冷超脱的悲情色彩。
影片中心线索通过调查记者这一 “外来之眼” 展开。表面疲惫麻木、实则热血难凉的记者凌晓琪(余香凝 饰),对应现实中的《香港 01》记者龙晓琪。她在潜入调查时,面对老人和残疾人的遭遇难以控制共情,不再将报道视为平凡任务,而是为他们请命,展现出 “新闻斗士” 的风骨。这种 “疲惫” 与 “热血” 交替的心理状态,很好地还原了新闻工作者报道现实问题时的复杂精神斗争:既怀抱初心,又因见多识广而难免麻木消沉。
记者承担着 “社会之眼” 的使命,将被社会抛弃的人和事拖到 “白日之下”,却也因此承受着道德负担,因无力改变而备受煎熬。《白日之下》以 “问题没有被解决” 的不完美结局,展现了对世界复杂性的尊重:社会中无解的问题众多,推进缓慢甚至僵局才是常态。
作为现实主义电影,《白日之下》批判了政府工作不力、监管不严,资本主义社会及家庭视老人和残障人士为 “负担”,法律流程严苛不利于惩治强奸加害者等诸多方面。同时,影片也意识到社会系统的复杂性,未简单指向某几方 “邪恶势力”。例如,片中受害者因精神问题无法上庭作证致加害者脱罪,而律师称法律精神是 “宁纵毋枉”,体现了法治 “程序正义” 与受害者 “实质正义” 的两难,电影未做简单价值评判,只是客观呈现。

最新文章

刘奕君主演的灵异悬疑温情电影《照明商店》

娱乐

 

阅读19222

翻拍版《死无对证》就是全盘照抄

影视

 

阅读10985

爆裂点》的失利虽有大环境因素影响

娱乐

 

阅读12292

《三大队》与当下盛行的 “东南亚犯罪宇宙” 不同

电视剧

 

阅读17567

林超贤参与创作的犯罪动作港片《爆裂点》

娱乐

 

阅读12011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