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当前时间点,该影片登陆首日便收获了约3800万元的票房佳绩,而猫眼专业版对其最终票房的预估高达3.17亿元,这一数字与前作《碟中谍7:致命清算》的3.49亿元票房成绩颇为接近。同时,影片在豆瓣平台上的评分达到了7.7分,表现颇为亮眼。
然而,这部备受瞩目的旗舰级大片所蕴含的可观赏性和重要价值,实则远超当前市场反应与评论所展现出的平淡态势。
自2023年起,《碟8》是否将成为《碟中谍》系列的绝唱,这一话题便引发了广泛讨论。汤姆·克鲁斯与导演兼编剧麦奎里多次给出模棱两可的答复,外界的猜测也从未停歇。但在两周前的纽约首映礼上,阿汤哥终于明确表示,本片将是系列的终章。这意味着,他饰演的伊森·亨特及其IMF(不可能任务部队)队友,将在与超级AI“智体”的终极对决中上演谢幕之战,这无疑赋予了《碟8》更为深远的意义。
在《碟7》票房表现平平之后,《碟8》这部制作成本高达3-4亿美元的超级大片,能否重振旗鼓,为这一传奇系列画上圆满的句号?
《碟8》的最大亮点在于其“大”字。影片的叙事格局宏大,内容体量空前,氛围基调悲壮严肃,充分展现了其成为“史诗”之作的雄心壮志。
早在《碟6》上映后不久,汤姆·克鲁斯便宣布《碟7》与《碟8》将背靠背拍摄。然而,受疫情影响,两部影片最终分开拍摄,但在情节上仍紧密相连,构成一个大故事的上下篇。作为上篇,《碟7》引出了强大AI“智体”的阴谋,而《碟8》则承接这一线索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抗大戏。
《碟8》的主线故事聚焦于伊森和IMF如何在AI骇入全球核武库、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将其制服。而围绕这一主线的,是错综复杂、从宏观到微观的叙事线索,以及众多立场各异的角色。新老角色携手合作,共同应对挑战;而阻碍他们的,则是AI的人类下属、信息不畅的俄军官兵、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不同势力。影片的格局之大、线索之多、角色之丰富,堪称“世界终局之战”的宏伟科幻设定。
当然,《碟8》的剧本之所以值得称赞,不仅在于其“大”,更在于其“巧”。影片以一种类似于“电影宇宙”的思维,巧妙地将系列前作中看似边缘或遗漏的角色和情节融入其中,形成了前后呼应的巧妙铺垫。同时,伊森的人物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。
影片中最具创意的“情节回收”之一,便是《碟3》中伊森用以换回妻子的神秘物质“兔脚”。在《碟8》中,这一物质被回溯式地设定为美国开发的AI发育基液,从而构建了“伊森为救挚爱,无意间创造致命AI”的戏剧性设定。这一颠覆性的情节设计,不仅为伊森增添了宿命论的悲剧色彩,也使其后续与AI的殊死搏斗更加扣人心弦。
此外,《碟8》的第二个“大”在于其场面的壮观。在巨大野心和顶尖工业水平的支撑下,汤姆·克鲁斯倾尽全力、搏命演出的特技动作场面,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了系列的巅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