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经一周的点映预热,由潘耀明执导,携手刘德华、白宇、莫文蔚等实力派演员的陆港合作影片《焚城》,今日正式登陆大银幕,标志着“华语影坛首部辐射灾难巨制”的震撼问世。尽管面临港片与灾难片市场低迷的双重挑战,该片仍以其真挚情怀,于11月1日盛大公映。
遗憾的是,从点映期间略显平淡的上座率,到首映日仅收获1500万票房的实时数据,不禁让人对其商业前景持谨慎态度。然而,这一现状并不突兀。一方面,陆港合拍大片近年来因题材重复、模式僵化、缺乏创新,逐渐失去了观众的青睐,票房成绩普遍不尽人意。
另一方面,灾难片这一类型,尽管曾在2020年前风光一时,涌现出《逃出生天》等多部佳作,但随着《紧急救援》等大制作影片的票房失利,其“大场面+情感渲染+群像描写+终极救援”的套路,已逐渐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。
加之导演潘耀明过往作品如《别叫我“赌神”》口碑平平,使得《焚城》在诸多不利因素下,更难以激发观众的期待。制片人江志强在电影上映前的豪言壮语,诸如“打破港片固有模式”、“影片紧贴香港社会议题”、“此片是我孤注一掷之作”,在观众眼中,似乎更像是宣传手段,难以令人信服。毕竟,近年来打着新颖题材、人设旗号的港片,最终往往落入俗套。
然而,《焚城》却以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一偏见。尽管影片在整体框架、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上,仍留有港片的传统痕迹,但其多角度的叙事、灾难场景的逼真呈现,以及对香港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、各阶层心态的细腻描绘、平民精神的热情颂扬,都使其在合拍大片中脱颖而出,成为一部充满诚意的突破性作品。这不仅是对江志强承诺的兑现,更是对观众期待的一次精彩回应。